收藏网站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案例库
您的位置: 首页 > 案例库 > 编辑学

深证特区报政务报道版面设计案例

2019-03-14 10:15 浏览次数:489作者:系统管理员

案例简介

  一直以来,党报因改革步履缓慢而被形容为“带着镣铐跳舞”,而政务报道的处境也是十分“尴尬”,自身虽具有不可替代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却经常因为一些媒体一味地翻刻文件或会议内容而形式呆板脱离群众,无法引起读者注意。面对这样的局面,深圳报业集团总编辑、深圳特区报总编辑王田良大胆沉稳地提出要“办全国最好看的党报”。


  于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深圳特区报开始了政务新闻的创新。2006年3月中旬,深圳“两会”隆重召开,更为其提供了绝佳的实践机会。《深圳特区报》做出了一系列的政务报道,不仅气势大、新闻浓,版面设计更是可圈可点。本案例仅以特区报“两会”系列报道为代表,观察研究其版面设计的出彩之处以及其对政务报道效果的作用。


案例成果

 《深圳特区报》关于2006年3月两会报道的版面设计

1.jpg

  图1 “两会报道”图片专版

2.jpg

  图2“代表表情”全记录

3.jpg

  图3“图说议案”版巧用漫画

4.jpg

  图4“焦点透视”版图片醒目

5.jpg 

  图5 利用版面切割增加易读性

6.jpg

  图6 彩色线条在版面上的运用


案例访谈

[编辑自述:政务报道文件化是本报一大顽症]


  从目前市场的反映来看,特区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可读性较差,贴近性不够。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这些问题越来越成为限制特区报扩大影响的一大障碍。所以,如何提高特区报的可读性,最大程度地贴近读者,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是能否占据市场的关键。从近几个月的几篇政务报道和读者的可读性调查以及网友的评论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特区报在可读性和贴近性方面还有待于提高。


  比较两报的不同处理


  2005年2月1日上午,市领导分率三个“送温暖”慰问团,深入基层慰问困难群众,同时又参加了基层党日活动。深圳特区报和深圳商报在第二天都刊发了三篇稿件及两三张照片,给予了重点报道,内容大同小异,但在标题和版面的处理上却很不相同。


  特区报的主稿放在一版的二条,并转五版。一版还分别发了黄丽满、李鸿忠的两张照片。而商报的一版头条只是一条标题新闻,再加三张照片,正文则全文刊登在二版。并把主标题改为《温暖送上门牵挂留心中》。通过对这两篇报道的比较,可以看出两报处理新闻不同的编辑指导思想和手法。


  首先,报道这样的政务活动,用商报的“把党和政府温暖送到困难群众家中”显然比特区报的“省市领导慰问我市困难群众”看上去更加温馨,也更能体现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心。相比之下,特区报的标题显得干巴。


  第二,在照片的运用上,商报紧扣“分率三个'送温暖'慰问团”一句,让三个慰问团的带队市领导都出镜见报,相比之下,特区报只有两张照片,对这次慰问活动的报道就显得不完整。


  第三,在版面的处理上,商报比特区报更加突出醒目,一版头条新闻标题下三张照片横排,正文全部放到二版。特区报放在一版的二条,压在市纪委第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的报道之下,再加两张照片,只好把一半的内容转到五版。


  第四,更大的区别是,商报全文都制作了小标题,分别记述这次活动的几个片段,小标题全部引用人物的对话:


  A:“一晃8年了,你们都长大了”,说的是黄丽满到市社会福利中心认出了8年前与自己合影的两个孤儿。


  B:“代我们感谢中央的好政策”,说的是黄丽满到老人颐养院看望时,71岁的刘知保老人对黄丽满说的一句话。


  C:“在困难面前要坚强”,记的是黄丽满到三河居民小组看望困难户江燕飞一家时说的一句话。


  D:“对困难群众的关心和帮助,是城市文明的体现”,记的是李鸿忠到莲花北村看望患地中海贫血症9岁儿童严小炎时说的一句话。


  E:“党和政府有责任帮他们自食其力”,说的是李鸿忠看望困难群众黄国培时说的一句话。


  F:在“一定想办法帮他们就业”中,记的是李德成到市燃料有限公司黄基亮的家和陈田玉家时说的一句话。


  而特区报没有任何小标题,全文黑压压的一贯到底。


  在这次慰问活动的报道中,两报还发了黄丽满和李鸿忠分别到龙岗、宝安某街道的居民小组党支部参加以“保先”为主题的党日活动的消息。但标题却完全不同,特区报的标题分别是《黄丽满参加基层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时强调保持先进性须强化责任感》、《李鸿忠在参加社区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时强调每个党员都要自觉保持先进性》,商报的标题分别是《黄丽满在参加基层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时强调一切都是为了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李鸿忠在参加基层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时强调走出机关多到基层了解民情民意》。同样的活动,同样的作者(稿件均由特区报记者采写),标题的着力点却完全不同。特区报的标题明显是政治性很强的口号式的语句,如果去掉引题,这样的标题可以用在从现在起到2007年5月以前保先活动的任何场合。


  而商报的“一切都是为了群众过上好日子”和“走出机关多到基层了解民情民意”都无不体现了市领导对基层困难群众的关心。既与这次的慰问活动相应,同时也生动地体现了“保先”教育提出的“三有一好”的要求,为市领导在群众中树立了一个好形象。


  其实,细读特区报这两篇特写的内文,有不少生动之处,说及的


  人和事虽然不是什么新闻,但都真实而具体,不知为什么偏要把标题做得那么抽象。


  几点思考


  通过上面对两报同一组报道不同处理的比较,再综合其他各方面的情况,可以看出特区报在可读性和贴近性方面存在的不足。归纳起来有这样几条:


  A、新闻的文件化倾向严重


  B、考虑领导印象多于考虑读者的阅读感受


  C、稿件以及版面上处理粗放、欠缺技巧


  在这几个问题中,亟待解决的是新闻的文件化倾向。特区报这一倾向不仅体现在政务报道中,也体现在准政务报道甚至非政务报道中。目前,新闻的文件化可以说是影响特区报可读性和贴近性的最大障碍。


  把文件新闻化,而非把新闻文件化


  文件是一种宣示,新闻则是一种转述。


  宣示需要庄重严谨、有因有果有条理,至于是否动听别人爱听则不在考虑范围。新闻则首先需要别人爱听,只有别人爱听,才能实现传播的功能,收到传播的效果。


  特区报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在进行新闻报道特别是政务报道中,不是新闻化稿件,而是将新闻文件化,标题制作越来越像政务演讲稿,看起来很有条理,但呆板教条。有些稿件甚至是文件或者是有关部门通稿的照录照登,面面俱到,又长又罗嗦。如果说有些重要的政务新闻不得不按程序和惯例来报道,那么一般的政务报道,如会议的侧记专访以及其他一些非正规的小型会议则完全可以更加新闻化。即使是非按照宣传部门的统一布署进行报道,也应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把稿件新闻化。


  比如特区报4日有一篇《我市反腐倡廉出新招重点查处人事权司法权审批权违纪违法案件》的稿件,是谭国箱工作报告的一个摘要,分为八个部分。用小标题来分割长文,这本来是提高可读性的一种有效的手段,但令人倒胃口的是,八个小段的开头分别用了“报告指出”、“报告透露”、“报告中列明了”、“报告重申”、“报告表示”、“报告强调”、“报告提出”“报告透露”,读起来令人生厌。而商报虽然也是工作报告的摘要,但完全是从记者的角度来叙述,所用的六个小标题与特区报的八个小标题侧重点也完全不同,在行文上没有“报告什么”的排列,读起来也更像是一篇新闻。


  目无读者的编辑惯例


  造成特区报新闻文件化的原因有许多,除了采编的技术原因之外,最关键的是目无读者,很少考虑到读者的阅读需要,而过多地考虑能否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所以,提高可读性和贴近性首先要目有读者,心里想着读者的阅读需要,从读者的角度出发,以读者的目光来看待和处理新闻事件。如果报纸目无读者,读者的心目中也就没有报纸。


  如特区报2月4日一版刊登了《我市将加大审计查处力度提高审计监督实效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今年正式实行》的稿件,报道的是全市审计工作会议。三版还有相关的消息《我市加大对重大投资项目审计去年政府投资核减12亿》。两篇报道,同一个主题,半篇放在一版,半篇转到八版,另一篇则安排在三版,还有一篇《我市反腐倡廉出新招》,也是一版转八版。几篇稿件这样切割分散,报道的分量大大削弱,可读性也大大降低。类似的处理方式,似乎已经形成一种编辑惯例了。


  热点不热现象应该受到充分重视


  二月份的报道,除元宵节明显不如其他报纸热烈,比较平淡外,盛大收购新浪百分之十九点几股份成为新浪持股最多的股东;高院关于民事查扣、冻结财产的规定实施之后,加大了银行房贷的风险,导致房贷门槛提高。这样的热点新闻,商报和晶报都做了重点报道,本报却根本没有提及。在文体报道方面,对朱广沪的报道太少。在娱乐方面,《千手观音》获双奖,本报没有反应。另外,对大雾的报道,对中小学开学的报道,本报也都不如兄弟报纸热闹、精彩。


  分析热点不热的原因,一是对热点新闻的判断不同;二是对热点新闻不敏感,对热点新闻视而不见;三是对发现热点,整合热点不感兴趣,缺乏热点意识。热点意识说到底就是读者意识,眼中没有读者,心中自然没有读者感兴趣的热点新闻。


  正确的导向与生动的新闻并不矛盾


  特区报作为一张有影响力的党报,如何在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办报的质量,扩大市场的占有率,则是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


  应该说,特区报多年来似乎有一种集体心理障碍,即:坚持了新闻性,就不能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而坚持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就必然会损害新闻性。所以,往往为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而将新闻性置之不顾,造成了政治性和新闻性的割裂和背离,在政治上是一面旗帜,但在新闻上却乏善可陈。一位热心的网友委婉地对特区报提出批评:“目前我们党报上刊登的真正的新闻太少,不痛不痒的文章太多。讲求政治性和讲求可读性,其实并不矛盾,《参考消息》应该算作一张政治性很强的报纸,但读者个人订阅的很多。但是,真正个人掏腰包订阅党报的人却不是很多,这需要认真思考,仔细研究,好好探索,不能怨天尤人,要有所作为。”


  事实上,只要我们目中有读者,有些新闻完全能够做到两者兼顾。


  关注和改进政务报道,增强读者意识和政务报道的新闻性,已经刻不容缓,党报只有在可读性和贴近方面再提升一步,才能始终拥有市场。


作者:刘远(特区报通讯2005.02)


[记者自述:政务报道如何激活新闻内核]


  3月20日至27日,本报开展的深圳两会报道每天刊发10多个版,最多时一天刊发21个版面,不仅气势大,而且新闻浓,强烈吸引了深圳市民的视线。这给人以思索:两会这件政务报道大事,充满新闻,显然已经不能单纯地将其看作政务报道了;但政务报道如果激活新闻内核,照样会赢得读者。于是又勾起那个老话题:如何按照新闻规律开展政务报道,让本报版面洋溢鲜活的新闻?


  一、政务报道对于党报是一把“双刃剑”:搞好了,是党报的独门绝技,发挥出了优势;搞不好,反倒因平淡死板成了劣势。


  政务报道,是媒体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公务活动进行的采写和传播。一方面它是媒体获得要闻的重要来源,特别是它来自社会高层的资讯,具有值得大众传播的价值,对社会生活起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它也衡量着一家报纸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对于广告商的投放意向起着重要影响。因此,主流媒体无论从政治导向还是经济利益上,都要把政务报道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


  可惜,由于种种原因,党报的政务报道往往平淡无奇,令人遗憾的是出现两种情形:一是有新闻价值的政务活动,形式死板,陈词滥调,报道手法常常陷于“抄录式”、“他说式”的窘境;二是没有新闻价值的政务报道,却刊发要位,敷衍读者。这两种情形多了,难免会降低报道的能量,甚至政务报道被形容为处于“戴着镣铐跳舞”、“穿着潜水衣洗澡”。


  看来,政务报道对于党报是一把“双刃剑”。搞好了,是党报的独门绝技,发挥了党报的优势;搞不好,反倒因平淡死板成了劣势。


  从优势上说,不能因为目前读者普遍认为政务报道面孔呆板、缺少情调,而将其视为非新闻范畴。第一、政务报道藏有大量的新闻,是党报拥有的独特优势,只是我们没有激活其新闻内核。第二、重大政务报道,上级机关会要求党报必须派记者跟随采访,这样,党报与市委领导有着近距离的交流,可以得到核心消息。此时,一些被挡在政务活动之外的报媒,正在千方百计地想得到这些高层新闻,却苦于没有资格,这反衬出我们的政务报道该多么难得。第三、各级领导也一直支持党报在报道手法上的改革。要知道,领导们也不会喜欢那些缺乏生气的老套报道。


  党中央将政务报道的改革,看作是政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2003年3月28日,政治局讨论通过了关于改进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要求领导干部严格自律,自觉支持新闻媒体改进报道。2005年4月15日,深圳媒体纷纷报道市委提出5条会议整改措施,要精简、压缩市领导的政务活动报道,市领导出席的一般性政务活动和会议报道,原则上只在市委机关报深圳特区报上刊发;关于市委市政府的报道,要多宣传集体,少宣传个人,多宣传群众,少宣传领导。市委的意图很明显--让媒体在政务报道活动中放开手脚,按照新闻规律扩大传播影响力。


  这次本报对深圳两会的报道,深圳报业集团总编辑、深圳特区报总编辑王田良每天亲自坐镇,每天中午就开碰头策划会,收集记者在会场发现的鲜活信息,进行当日的新闻策划,报社选派了50多名记者,深入到会议的每一个角落;加上各类编辑和一线领导,本报大约有80多人在进行两会新闻的策划、搜集和制作,这是本报从未有过的。通过每日大量的抢眼报道,成功激活了两会政务活动的新闻内核,这也说明在深圳这个区域里,本报要想在竞争中笑傲江湖,政务报道同样是争夺读者的利器。


  二、政务报道要善于创意地“跳舞”:将重要的政务活动与先进的新闻手段融合起来,精心策划、巧妙破题,扩大影响力。


  形象地说,围绕领导和党政部门的报道,老总们生活在风口浪尖上。而老总们的乐趣,是善于在这个特殊的位置上有创意地“跳舞”--将党和政府的重要活动与先进的新闻报道手段融合起来,巧妙扩大政务活动的影响力。


  第一、政务报道的每一件大事都要进行精心策划。因为政务报道大都是预知性新闻活动,事先策划的政务报道能够进行团队采访,易于成功。尤其是“两会”一类的政务报道,涉及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能够得到有关部门的迅速回答,媒体开展政务新闻报道底气十足。今年的深圳两会期间,本报围绕热点问题,组织了一连串的专题报道,刊发当日焦点、深度关注、精彩建言、老记跑两会等几百篇消息、通讯,形成轰动效应。尤其是对“一号议案”看病难看病贵等进行大篇幅报道,刊发《网友向代表委员表达意见看病难最低工资等成热点》、《全市应启用统一门诊病历本》、《药品出场价应向市民公开》、《深圳未来5年将投入70亿完善医疗体系》、《政协委员揭药品购销“黑幕”》等等,成为深圳读者关注的一个焦点。这一报道期间穿插了许多次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活动消息,由于事件本身强烈吸引群众的关注,不仅涉及市领导的报道鲜活真切,而且为市政府落实“看病难看病贵”一号议案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二、政务报道对中心工作的关键点要巧妙破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各种矛盾也会不断暴露出来,党和政府为解决这些激化矛盾而开展的中心工作,给政务报道提供了大的背景。媒体的政务报道如何选择最典型的事例,巧妙破题,打好第一枪,很关键。社会生活是复杂的,由于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权限模糊、相互掣肘,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媒体对此要选择时机,大胆曝光。3月21日政协委员高书环提出合理确定市政费用价格,在“热案天天读”专栏刊发《市政公用收费不能说涨就涨》,不仅分析这些收费的现状和对策,还单独刊发记者视点,报道这些《上涨费用用在了哪里》,链接《美国燃气如何定价》给以借鉴。本报记者还根据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而进行互动式采访,或者自己发现与挖掘一些焦点新闻,如《加快特区外数字电视转换步伐》、《“轻薄短小”制约深圳快速成长》、《加强商品房质量监督刻不容缓》、《增设双休日便民服务窗口》等稿件,为解决中心工作的难点起到推动作用。


  第三、政务报道对群众呼声高的问题要大胆介入。当中心工作和群众呼声踏在一个节奏上时,正是政务报道的最佳时机。此时媒体及时反映民意,呼吁解决群众呼声最高的问题,既赢得领导机关的肯定,也赢得群众的信赖。同时,不仅会促进报纸发行量上升,而且会吸引来新的广告投放。在深圳两会上,记者余海蓉报道委员王树佳针对出租“黑的”收入超过“白的”提出的“药方”,写出《的士应降价市场要放开》,还链接了市民声音《坐“黑的”无奈盼“白的”降价》,吸引了无数读者。记者冯庆、李玫在《热点3+1》专栏,报道了委员和市民针对消防车、警车、救护车深夜鸣笛的问题,刊发《特种车辆深夜出警应该禁鸣》,还配发了美编李武一的漫画,链接重庆、长沙、武汉和广州特种车辆“禁鸣令”的情况,获得读者的共鸣。深圳路口人行绿灯只有35秒,斑马线成了路人与红绿灯赛跑的跑道,记者王剑锋在《关注城市细节》专栏报道《道路不畅和车辆剧增矛盾突出》,并针对石厦北区仅0.3平方公里,却有23个楼盘,缺少1650个车位,报道《交通微循环不畅困住片区生活》,摄影记者梅戈、李伟文为此配发了大幅图片,形象地反映了这一现实。报道对于反映市民呼声,解决现存问题,产生良好影响。


  三、政务报道要以灵活手法去记述:除了解决单纯按照领导职务高低排序发稿的问题,更要改变文笔僵化、字数过长和版面沉闷的局面。


  像深圳两会这样重要的政务活动,一定会发生重要的新闻。媒体要时刻以灵敏的嗅觉去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也应该像钓翁那样观察水向,正确判断哪里会有值得做香的鲜鱼。政务报道的新闻手法要灵活多样。目前政务报道存在的问题,不单单是按照领导职务高低排序,在要闻版占用头题位置过多,更多的是政务报道在手法上的僵化,包括报道字数过长、文笔沉闷,标题标语化、口号化、文件化。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激活政务报道的新闻内核。


  第一、从政务报道中挖出一条真正的新闻,作为主线,让读者看到充满新鲜感的政务报道。为实现这个目标,从事政务报道的记者,尤其是跟随市委书记、市长的记者要有新闻意识,在新闻内核的选择、新闻稿件的写法上都要突出新意,而且新闻稿件送审前要由媒体主要领导编审,再送上级领导审定,这个环节很重要,不仅可以使稿件经过反复细致的斟酌,新闻报道的角度偏向新闻化,也避免直接送审后难以改动的恶果。本次深圳两会刚刚开始,记者刘键、郑向鹏、滑翔、杨丽萍、刘伟、肖意和陈震采写了《1小时内12份议案交到市政协热议发展循环经济》,这也是本次会议的主流声音。对此本报不仅在一版刊发了有关领导的报道,还在A7版刊发各个阶层、不同角度的看法,将其做大。22日,市委李鸿忠书记在罗湖代表团参加审议,得知窗口单位用工作时间进行业务学习,让前来办事的人吃闭门羹,立刻要求整改,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国土局等单位立刻落实。


  这一发生在政务活动中的鲜活事例,记者叶晓滨没有错过,而是立刻采写,报道引起共鸣。


  在政务报道的手法上,叶晓滨在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写过一篇值得借鉴的报道:《27次掌声意味深长--政府工作报告旁听记》,角度独辟蹊径,内容清新鲜活。(文章见代表性成果1)


  第二、对于重要报告、远景规划和政策法规等采取灵活手法,进行形象解读,强化传播效果。包括言论、图片、图表、漫画等等,把一些枯燥的数据转化成生动的报道形式。这次深圳两会报道,评论员写出了大量有分量的“重型言论”;摄影部记者抢拍大量图片,为16个版面提供充足的材料,还每天刊发一个版的《聚焦深圳》摄影图片版,如《女代表女委员智慧风采不让须眉》等,吸引住读者的视线;政务报道请专家进行解读,将领导讲话涉及的有关事例制成漫画,也是成功的做法。记者沈清华报道致公党深圳市委递交的提案,写出《尽快修建深圳至中山跨海大桥》,由美编配发一幅蓝色调的大示意图,视觉明晰。23日A13、14两块版,刊发十一五规划蓝图,配发美编王塑亮制作的图表,使其一目了然。对于药品的价格飞涨的问题,还专门由美编林征制作了流程图解,形象表现药品从药厂到患者的各个环节,是如何加价的。特别是24日A15版关于人大代表建议整治城管十大顽疾、25日代表提出十大民生问题,这两个版面由美编配上20幅漫画,形象地表现了“胡乱张贴”、“垃圾短信”等老百姓呼吁解决的问题。


  第三、对重要的政务活动组织专版,集中消息、言论、图片等等连续报道,形成舆论中心。此次深圳两会有关循环经济主题、看病难、深圳至中山的跨海大桥、禁止特种车辆深夜鸣笛、南山半岛治污等等问题,都因本报以专题连续报道做大做强而成为舆论热点。23日见报的报道是两会的一个高潮,围绕许宗衡市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及深圳市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本报除了头版人大开幕消息进行了提纲挈领的概述外,还辟出A5、A6两个整版,刊登《政府工作报告》摘要,在A8版进行了深度解读,在A12、A13和A14三个整版,对十一五规划十大关键词及发展蓝图进行解读。同时,本报还集体采写报道了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的讨论内容。本报评报人员评论说,这种重点编辑处理方式,有利于读者迅速掌握两个重要文件的主要内容及精神实质,方便关注两会的读者加深理解。


  经过本报对深圳两会的精心策划,以新闻手段巧妙报道会议焦点,发稿数量铺天盖地,强烈地吸引了广大读者,使两会成为深圳市民关注城市发展和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


  看来,政务报道如何激活新闻内核,难,也不难。就看记者编辑有没有这一强烈意识,用新闻手法去忠实记述政务活动。


  总之,政务报道如何进行新闻改革,难,也不难。就看媒体策划报道的理念是否先进,招数是否娴熟,意志是否坚定。


作者:耿伟(特区报2006.02)


案例讨论

  1、中国的政务报道面临什么样的现状?


  2、《深圳特区报》在"两会"报道的版面策划上有哪些创新?收到了怎样的效果?


  3、版面元素的运用对于政务报道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4、在注重版面设计的同时,还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案例分析

  面临媒体类型多样化、报纸类型多样化、读者分众化现象严重的媒介环境,报纸的发展模式也从打价格战的数量规模型向以资本、人才、品牌为主的高层次的质量效益型转变。面对这样的竞争环境,《深圳特区报》作为政府机关报,一方面要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又要运作资本,寻求规模和利润,独特的政务报道优势如何发挥便成了重中之重。而作为一种视觉媒介,版面理所当然成为了其“门面”--报纸的版面编排是否以读者为本、具体新闻的标题是否吸引人、图片是否具有冲击力等等,都成为了对报纸是否吸引人的重要元素。


  如今的政务报道处境多少有些“尴尬”,因为一些媒体一味地翻刻文件或会议内容,给人们留下形式呆板、脱离群众的印象。但不可否认,其仍有独特的优势:第一、政务报道藏有大量的新闻,绝对权威性是党报拥有的独特优势。第二、重大政务报道,上级机关会要求党报必须派记者跟随采访,这样,党报与市委领导有着最贴近的交流,可以得到最核心的消息。这些内容上的优势如何在版面上继续延续,或者创造新的优势呢?深圳特区报在这方面下了许多工夫,2006年3月深圳“两会”的系列报道便给了该报绝佳的实践机会,使其总编辑王田良“把深圳特区报办成全国最好看的党报”的口号获得了预想的成功,也得到了广泛好评。


  首先从整体来看《深圳特区报》对“两会”的报道规模:3月20日市政协四届二次会议开幕,除了一版头条以大标题、大图片报道开幕消息外,还一举推出了现场聚焦、重点关注、深度议政、委员访谈、提案追踪、互动空间、民生观察等12个专版,专版内开设了委员关注、观点发布台、热案天天读、两会热线、市民声音、热点3+1、老外看两会、老记跑两会等17个有特色的专栏,当天共发稿件55篇,图片20幅。其中,所有“两会”报道版面采用了统一的版式--每版都使用统一的“深圳两会专题”图片作台头,形成规模效应,一份报纸翻阅下来,使读者感到:今年的两会特别热烈、特别务实、报道特别有看头。


  随着两会的深人,特区报对两会的报道不断增强。专版从12个增加到19个,专栏从17个增加到30个。两会报道从20日至27日,8天共刊发两会专版97个(日均12个)、新闻报道390余篇(日均40余篇)、新闻图片209幅(日均18幅)、新闻评论16篇、新闻漫画22幅。这些数据说明特区报对“两会”系列报道进行了周详的策划,“两会”这种政府的重大活动,其涉及的每个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都是新闻点,只有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多管齐下”,用多个主题版面连续进行专题报道,才能形成轰动效应,这是对报道规模和版面分配的全局性的把握。


  具体到版面设计来看,深圳特区报在此次报道过程中策划制作了三个特色图片专版--现场聚焦的图片专版、“代表表情”专版,以及“图说议案”漫画版,在版面形式上作出了新的探索。


  “现场聚焦”和“代表表情”两个版同样是选取以两会现场的新闻照片为主要素材,同时又各有侧重:现场聚焦的图片专版,主要是对现场会议进程的记录,绝大多数都是两会委员、代表在两会中的活动照片。而“代表表情”版则是采用特写手法只对代表们的表情进行记录,版面上反映出的代表们,或凝神思考,或讨论激烈,或激情勃发,很好地从侧面烘托出会议的气氛。两会这种庞大的主题,经常会让人觉得高高在上,选择图片这种直观形式,让许多精彩瞬间和参会者形象登上版面,使得现场的文字类报道显得更加立体,也让民众们能更直接地感受到两会进行时的气氛;而选择“代表表情”这种细节切入,让“两会”显得更加具象化,也显得更加亲切,拉近了两会代表们与民众的距离。


  不同于以上两个新闻图片专版,《深圳特区报》在两会报道中首次连续推出了两个“图说议案”专版,采用的却是漫画形式。虽然漫画在报纸中的运用已经不算少见,但大多是以单个漫画出现在版面上,起着诙谐且调节气氛的作用,并且在政务报道上很少使用,这次以专版形式在“两会”这种如此重大的系列式政务报道上出现,确实是特区报编辑们一次大胆的尝试。


  24日的“图说议案”专版通栏标题为《像爱护自己的脸一样爱护城市环境--人大代表建议职能部门采取措施加大力度整治城市管理“十大顽症”),10幅漫画分左右两列,占据版面的中心位置,以漫画诠释议案,反映出十种损坏市容的现象;25日的专版是《衣食住行民生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人大代表提出大批议案为十大民生间题鼓与呼》,同样配以10幅令人忍俊不禁的漫画。反映的问题如部分城区内涝、乱发垃圾短信、学生无处午休、干道减速噪音、小区气库隐患、看病要重复医检等等,既令人捧腹,又引人深思。这些都事关市民切身利益,事关“和谐深圳”大计,同样忽视不得,马虎不得。这种新颖的形式是从来不曾出现过的,大胆使用漫画来反映与民众密切相关的社会热点焦点,这与纯文字报道相比更易给读者留下形象的记忆,不仅让整个系列报道显得生动活泼了些,也可以更好地吸引读者,并引导其在笑声中阅读、思考。同时这也是一个报道理念上的突破--政务报道的内容多是庄重严肃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报道方式也一定要“循规蹈矩”,新颖的版面策划与制作能让政务报道不再显得高不可攀,反而活泼生动,这样的设计能带来更好的传播效果,是值得提倡的。


  和谐匀称的版面只是一种静态美,在此中追求局部的变化才会使版面多姿多彩。这就涉及到每个版面的细节编排,需要充分发挥版面语言元素的独特作用并将其有机结合,才能使平静的版面呈现出动感,营造出独特的吸引力。特区报正是沿着“以图片带版面,以版面带新闻”的新潮流,注重每个版面的图片选择与版面结构布局等,丰富政务报道的易读性,形成自己版面的鲜明特色。


  首先图片方面,该报今年的两会摄影报道表现为“三多”:图片数量多(图片量达200余张,超过了文章数量的一半)、摄影专版多(每天推出一个摄影专版,共7个),彩色图片多(彩色图片占图片总量的三分之二)。图片新闻不再只是文章的配图、版面的点缀,而是两会报道的重要手段。代表性成果中的“深圳勾画‘十一五’交通蓝图”版,压版心的一张立交桥大图片尤其醒目,构图错落交叉,层次分明,给人们带来极大的视觉冲击力,同时该图反映出了深圳交通的大现状,与文字新闻主题又十分配合,对报道内容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紧紧抓住了受众的眼球。


  而在版面布局结构上,对两会的系列报道中,内容上多采用排列式即稿件以专栏形式集纳,采用结构、字数统一的标题或小标题,并在版面上以相同的字体字号整齐排列在对称位置。在此基础上运用线条等切割版面与内容,以缓解长篇文章可能给受众带来的阅读疲劳,留住受众的注意力。代表性成果中“政府工作报告解读”版和“南头半岛污染负荷将逐步削减”版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前者是一版纯文字的政府报告解读,没有任何图片,这样一个版的议案阅读负担要如何拆分呢?该版面选择了以文章里的四个小标题切分,四部分稿件以规则的矩形排列开,界线分明;每个小标题形式统一,又巧妙突出每个题中的数字,显示出稿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使文章看上去井井有条,也显得比较活泼,易读性大大增加。“南头半岛”版与前者相比加入了粗箭头符号的运用,再配合其它线条将若干关联的稿件集体圈了起来,同时实现了无关稿件的区分与相关稿件的结合,使版面布局明朗,看起来也增添了一些活力;且箭头指向与图片上人物的动作指向保持一致,也确保了视觉中心点的平衡。


  深圳特区报既有特色的专版策划,又注重每个版上版面元素的运用,可以说为这一系列的两会报道提供了很好的展示框架,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从其运作过程中,也可以看到当下报纸在版面改革、设计方面一些值得我们注意和思考的地方:


  1、无论版面如何眩目,新闻始终是报纸的核心,不可厚外观,轻内容。“大标题、小文章”固然是当前报纸版面设计的一大优势,越来越多的报纸习惯在版面上突出标题与图片来吸引受众,但大标题、小文章并不是意味着文章就可以简单肤浅。


  在这次的两会报道中,《深圳特区报》注重发挥各版面元素的独特作用,使得版面信息传达更清晰明确。确实,元素运用的缺失会造成版面信息的杂乱无序,但如果过度地运用,又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那就可能会出现“泡沫版面”。所谓“泡沫版面”,即版面设计盲目追求感官刺激。其特点是版面元素的使用过度夸张,表现形式与所表达内容的价值不相称,比如大量使用缺乏新闻价值的巨幅照片,内容并非很重要的稿件却做个比报眉字号还大的标题,还有一些专版大量使用非新闻照片装饰版面,照片的内容与报道内容毫不相关。这些做法实际上造成了版面资源的浪费。虽然表面看来能吸引读者的眼球,但读者并未从阅读中获得多少裨益。新闻的核心价值始终是其内容,这一点是必须牢牢把握的,版面设计地再华丽,如果没有同样精彩的内容,也只不过是哗众取宠,只能吸引人们一时的注意,而无法持久抓住读者的兴趣,形成有效读者群。所以归根结底,如何写出更好更精彩的报道,始终是报纸的第一要务。


  2、并不是所有的图片都有放大或突出的必要,照片的大小与组合取决于其新闻价值。


  前面提到的“交通”版巧用压版心图片,形成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收到很好的传播效果。但这并不代表任何图片都可以放大用来压版心版面。图片的大小与选择,关键看其有没有新闻价值--它与报道的新闻内容是否贴切,是不是具有值得放大的新闻信息量,图片本身所反映的基调是否符合大众基调而不致造成受众的不悦,这些都是需要考量的。


  再来看特区报专门策划的“代表表情”版,这个策划是有新颖创意的,切入角度很巧妙,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这个版整板没有文字报道,只是以组图形式把代表的不同表情归纳分组,每一种平均六七个图片。实际上,每组照片各自单张传达的信息多是一样的表情,新闻价值上也是重复的,并没有因为图片的篇幅多而有同样增加,即使用半个版来做信息量也没有太大差别,这其实对于版面资源就有一定程度的浪费了,可以考虑做成半个版,或者加入在图片特写的同时加入一些文字的特写,这样会使版面显得更加充实,代表形象也更加饱满,可能效果会更好。


  总而言之,在这7天的“两会”系列报道中,深圳特区报的编辑们充分利用了版面的优势,无论从专版的制作策划还是各种版面元素的运用上,都让人耳目一新,丰富了政务报道的形式,让原本庄重严肃的政务报道显得活泼生动,更能吸引受众阅读。再加上密集的规模性报道方式,更形成了轰动效应,是政务报道的一次成功探索,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的地方。


使用说明

  本案例适用于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生课程"新闻编辑研究"中的《报纸形象比较研究》和本科生课程"新闻编辑"中的《报纸设计》一章的教学。案例充分说明从版面规模到专版形式设计再到版面元素的具体运用,对于新闻内容的报道都有着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影响,充分把握这些因素,可以使报道依托版面发挥更好的效应,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案例讨论提出的问题供教学中展开自由讨论。案例分析结合相关原理对案例说明的问题进行讨论,供教学参考。